2008/9/9

【專題】廣告市場遭瓜分 傳統三大報另謀出路熱中辦活動

媒體賺公關操作的錢,從電視到雜誌現在甚至連報紙都搶食這一塊餅,前一陣子才有廣播界的朋友在問我如何操作,沒想到三大報直接跳近來廝殺,我只能說企業主們真是可憐,被媒體的廣告通路掐著脖子去做沒有品牌延續精神的公關操作,也只能提醒媒體大老們,真的要搶公關公司的生意,那就拿一點專業出來吧!不要又只是在狼吞虎嚥,難看喔!!

【專題】廣告市場遭瓜分 傳統三大報另謀出路熱中辦活動


記者/張為竣、陳怡君、蘇琴惠、吳佳蓉、楊朝安、傅曉薇
  近年來,傳播產業電視和網路發展快速,除了提供讀者多彩、聲光、互動的新聞服務,也使得讀者更加便利的取得資訊。而在這樣的媒體環境,加上人紙成本的提 高,使得傳統報業普遍面臨不景氣的氛圍中。然而,報社在面臨銷售量下滑、廣告量流失的情況下,卻相繼舉辦許多藝文、公益或是趣味活動,因此針對國內傳統三 大報社提出不同意見並藉由本次的專題採訪,進一步探討報社所舉辦之活動,對整體報社的形象建立與收益的影響。

中國時報熱中活動 舉辦場次報社之冠

 在老字號三大報中,舉辦過活動最多且最豐富的報社以中國時報莫屬,中國時報社長林聖芬表示,平面媒體除了每天提供民眾新的資訊和新聞外,辦活動對報社而 言是最近這幾年一個較新的嘗試,不僅可以增加與讀者間的互動,也彌補了報紙的不足,「有時候民眾看多了報導,也會想要有機會和相關當事人做互動,所以我們 就把活動當作一個平台,讓大家除了看報以外,也能夠親身參與。」

 林聖芬指出,在中國時報舉辦的活動當中,主要以報社相關性質的活動為主,例如時報廣告營、時報廣告金像獎、金手指網路獎等,還有今年增加許多與企業一同 合辦的營隊、比賽,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在暑假期間可以藉由參加營隊增廣自己的視野,並在當中吸取經驗。另外,藝文類的活動大都和學習有關,有時候甚至 會透過座談會的方式與讀者討論新聞及現今公益議題來增進與讀者間的距離。

裁員風暴影響 將篩選「重質不重量」

 對於裁員風暴襲捲,中國時報是否會因為員工縮減而影響未來舉辦的活動?「這個問題有待觀察。」林聖芬表示,雖然不排除其可能性,但因中國時報常期以來舉辦了相當多有口碑的活動,將來可能會將這些活動做篩選,採重質不重量的方式,口碑好的就繼續辦。

 林聖芬強調,活動的多寡對於報社而言不全然是為了提升銷售量,因為辦一場活動除了時間、人力,還要找到適當的資源去支持這項活動。大致上來講,活動整體 給予報社形象上的建立,「藉由活動打響知名度」,增加它的能見度、透過直接的互動,讓讀者對中國時報更加了解。林聖芬談到,對於舉辦活動會產生多少效率, 其實很難界定,但是「你不做就沒有,做的話會比較有保障。」報社存在的最主要目的,還是必須回歸以品質內容為主,「我們要給予讀者的是新聞品質最好的保 障,而辦活動就量力而為。」

聯合報表示活動收益非重點

 另一個傳統三大報之一的是聯合報。聯合報所舉辦過的的活動中,多數以社經及文教方面為主,日前聯合晚報為慶祝創刊20週年,由聯合報系、台灣民主紀念 館、薩哈共和國共同舉辦長毛象展覽活動,希望在慶祝創刊20週年之於,還能藉由此展覽達到教育的目的。聯合報所舉辦過的活動種類繁多,但藉由舉辦活動以增 加報社額外收入的例子並不常見,聯合晚報社長項國寧表示,聯合報所舉辦的活動多與社經、文教方面有關,所以在舉辦活動時主要還是希望能對社經、文教部分有 所幫助,收益部分則非主要重點。

 報社對於活動後是否能增加收入?聯合晚報社長項國寧認為其實不然,因為在活動的舉辦上需要花費,而在扣除人事成本後,一場活動所能增加的實質收入對於報 社而言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然而,在活動舉辦過後,報紙的銷售量是否有因此而提升,還需視活動本身的性質以及當時的時事而定。對於以舉辦活動的方式來增 加額外收入部份,項國寧表示,舉辦活動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提高報社收益以及報社形象,同時又能宣導活動的主要目的,達到三方的利益。

以新聞媒體自居 自由時報不熱中活動

 至於自由時報對舉辦活動並不熱中,自2008年初至8月15日止,自由時報所舉辦的活動,有刊登在「MOL銘報即時新聞」只有6項。自由時報發言人僅以「自由時報為新聞媒體,主要目的是提供高品質新聞,辦活動並不是重點」回應。

新聞來源:銘報http://mol.mcu.edu.tw/show.php?nid=10773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