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25

許台灣一個未來



前一陣子,跟好久不見的高中同學約在中壢吃飯,在大學中教課的他談到現在的學生,在學習態度跟學習的能力上,呈現兩極化的現象,不禁令我想到再跟曾陽晴教授談話時,他也感概的指出現在大學生英文程度兩極化的現象,我們同時在想,整個世界上的國際競爭力也正呈現兩極化,而台灣正是往下沉淪的那一端.

我們都在問相同的一個問題,那台灣下一個可以提升競爭力的產業在哪裡?我想這也是近十年,所有人都在苦苦找尋的,只是,政府給了一堆沒有目標的方向,曾經是數位內容,也曾經是生技產業,有人寄望面板,現在期許的是文創,然而,我們討論了許久, 也都漸漸沉默.

台灣的優勢究竟在甚麼地方,大家都知道的就是3C產業,但是卻是3C中利潤最薄的那一段,所有人都以為,因為代工的價值是最低的,所以最容易被壓縮利潤所在,但是卻沒想過,在複雜的3C產業中,能因為利潤被壓縮而生成的"複式整合"能力,應當會是台灣能突破重圍的機會,看看宏達電在整合硬體與軟體的整合介接,大家在談雲端時,公雲跟私雲的整合介接,行動服務上,ERP跟MOBILE的整合界接,全都是需要這樣有系統分析,有不同介質整合的靈活度,有軟硬兼備又譨快速調整流程的能力,我們缺的是如何將這樣的價值彰顯出來,告訴全世界,代工的價值是我們訂的而不是你們.

我們道別之前,我對我的高中同學語重心長地說,也許需要一個有他這樣高度的人,願意成就台灣的未來,我希望他在化工跟生技的專長,能整合出一個新的台灣的美好的未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