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倫敦奧運,台灣可以說是吃了一場大敗仗,先不說射箭該贏沒贏,自己放棄了奪牌機會,就來談最有把握的跆拳道,居然只拿到了一面銅牌,是全球跆拳道的技術都進步了,還是我們的實力已經如同國力被遠遠拋在後頭。
電視有很多的新聞評論,都只出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原因,那就是跆拳道在運動化的過程中,失去了原有的武術精神,特別是台灣的選手,我們想的是如何得分奪牌,而不是如何能擊倒對手,花拳繡腿說也不逕而走。相同的日本柔道也面臨到一樣的問題,失去了傳統的優勢,又無法增加新的利基,光是看被泰國小將痛電的比賽,就讓我懷念2004年雅典奧運中,直接ko對手的痛快。
而在媒體所面臨到的問題,其實也是類似的情況,當數位媒體像電子護具一樣的在改變遊戲規則時,傳統媒體思考著如何因應新技術,如何做出更煽情的內容來快速散佈,只為了擴大普及率讓廣告主繼續將經費投入,卻忽略最重要的媒體精神,給消費者該看的而非想看的。
我不是說,廣告來源不重要,正如金牌隊選手來說是最終的目的,我要強調的是,過去保守的媒體已經無法存活,因為新媒體的出現,而現在不負責任的媒體也將要被淘汰,因為新媒體精神到了消費者反思的階段,走向人性最根本的需求,好看又能撼動人心,真實又是擁有內涵,有用而且淺顯易懂的內容資訊,才是新媒體的王道,就如同我們的跆拳道,回到武術的最初,讓敵人屈服於武功而不是分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