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15

【專題】雜誌舉辦活動益處多 提升刊物形象為首要

記者/王玟絜、黃昭欣、萬洪昀、黃家豪、陳祈安、王世宏
 雜誌社舉辦活動,除了能藉此提升雜誌本身的形象外,更可以透過會後讀者的反應及意見,進行交流和改進。理財周刊行銷發行部許智鈞提到,由於媒體本身兼具教育意義的使命,因此,透過舉辦相關活動來傳遞正確的觀念,則是雜誌社必須做和應做的事。

 理財周刊行銷發行部許智鈞認為,雜誌社舉辦活帶來的效益其實很多,除了能提高雜誌本身的形象之外,更可以利用活動主題提供有用的經驗及觀念,直接回饋雜誌的忠實讀者群。此外,舉辦活動對於雜誌銷量及長期訂戶的數量也有實質上的增加。

受經濟不景氣影響 活動主題性質牽動收費與否

 而在活動規劃方面,雜誌社除了舉辦例行性的活動外,也常因新聞事件或廣告客戶有所要求等突發事件的影響下,而臨時增加活動場次。

 由於近年來因經濟不景氣,活動舉辦的收費與否,往往影響著讀者參加率的高低。以財經雜誌為例,理財周刊的活動規劃在收費標準上,是以活動主題性質來評判收費與否。

 許智鈞表示,要求收費性質的活動,大部分多因廣告客戶要求舉辦,其活動性質商業成分居多,費用最終歸回廣告廠商。除此之外,雜誌社本身也會自發性的與公益團體合作舉辦講座來打造企業形象,其活動費用全額捐給合作的公益單位。

 他也表示,由於收費性的講座主題往往偏向較硬性且封閉的主題,來參加的民眾也偏向較固定的特定族群。往年收費和免費的講座比例是1比1,由於民眾荷包縮水,要讀者花錢聽講座的意願並不很高,他也預估,今年度雜誌社舉辦收費性的講座數量將會減少至往年的五分之一。

 不過,許智鈞也提到,像是先探雜誌、萬寶周刊等舉辦的活動,往往偏向收費居多,其原因是他們的雜誌定位是屬於專業性的理財投資類型,而其活動內容常具精 確性和提供股民前瞻的投資指示,民眾也願意花報名費去參加。因此,在界定收費或免費的活動時,往往會以活動目的和目標對象為主要考量。

活動籌備費用 場地為最高、其次為講師費

 許智鈞也坦言,在籌備活動的期間,找尋場地往往是比較困難的,必須具備交通的便利性,但又要考量場地價格,而場地費用往往動輒3至5萬不等;而在邀請講師方面,又因其知名度高低而有不同的價位。因此,一場活動舉辦下來,其實雜誌社本身回收的成本是微乎其微。

 此外,在宣傳活動方面的媒介包括報紙DM夾報、電視與廣播播放訊息,以及透過網路宣傳訊息。許智鈞認為,由於近年來網路的使用率高,因此宣傳的效益是大於其他種類型。

發掘隱藏讀者群 創造額外商機

 許智鈞以理財周刊雜誌活動為例,經調查發現,通常在活動過後,雜誌都能明顯增加一成訂閱率,因此他認為活動是確實能帶給雜誌效益,有些甚至是超過廣告所帶來的效果,而雜誌舉辦活動不止可以增加銷量,也可以帶動淺在市場的讀者群,創造無限商機。

 而一場活動的經費來源,除了雜誌社所編列的公關預算費用外,主要就是靠贊助廠商,但也不是每場活動的屬性都適合拉贊助商,要尋找同屬性質的才不會讓活動偏離主題。

新聞來源:銘報http://mol.mcu.edu.tw/show.php?nid=11510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