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同事在msn問我之前寫的一段話,"過去媒體都是以媒體的平台為核心,新媒體內容與平台是成為一體的",是什麼意思
過去媒體都是以媒體的平台為核心,他串連內容,閱聽眾,廣告主,以及商品,然而現在新媒體的形式因為載體的開放性(不是只拿來做媒體平台)與流通性(同時是接收端與發出端),使得內容與平台是成為一體的(這就是數位內容)...媒體的紅海與藍海
我用簡單的方式在這裡稍作說明
這必須從內容的歷史來說,我用內容形態粗略分三個演進的階段
第一:文字的形成與普及
這個階段再於文字能夠具像化,可以從秦始皇推動的書同文來看,因為成為大家都看的懂且能溝通意識的工具,並透過石板,竹簡等等,極致的工具是到了紙的發明,變成是可以流傳的資訊,所以有了書的概念
第二,傳統媒體的形成與媒體載體的演進
這個階段,是從16世紀威尼斯開始有了手抄報紙為起源,公眾媒體的概念興起,這個階段,是以傳播意識型態為核心,隨著載體從報紙到雜誌到廣播到電視,而載體也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像報紙跟雜誌類型的平面載體,內容與平台共同銷售,另一種是以載體為平台,依內容付費,主要對閱聽者而言是購買內容.
第三,目前就是新媒體
前兩個階段,都是演進了數千百年,新媒體現在還是一個出生的嬰兒,但是我們可以看見她出生下來的原始樣貌-bbs,他是一個準備好的開放平台,而內容透過每一個傳播者,在這平台上根深蒂固,如果單說內容或單說平台,她無法形成一個有影響力的媒體,她就是一個內容加上平台的數位內容.而我們在討論或試圖定義新媒體時,就無法去拆分這兩個部份,換句話說,當媒體是以傳統媒體提供資訊的角度,在網路上放映影片,這是傳統媒體,例如三立把節目放在youtube上,但是我們如果看整個yotube,他是一個平台讓包含三立這樣的使用者,分享影音內容,整體而言他就是屬於新媒體,當然,
新媒體還在成長,樣貌也會不斷的改變,未來他會成為什麼沒人知道,但是他的核心跟精神,是會延續下去的.
ps.我不是歷史學者,所以很粗略的分階段,歡迎專家提供批評與指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