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2

中華電信MOD的新媒體復活之路



中華電信 MOD 服務自 2004 年三月開播以來,投入了無數的資源想要打造一個數位匯流的新媒體,但是這5年來的經營,卻是再再的證明了這是一個失敗的計畫,為什麼在這麼多聰明的腦袋下,居然沒有辦法運用最新進的技術與最龐大的資源,成功的一舉成為新媒體的龍頭,原因就是,一開始就錯判了新媒體的定位。

一開始中華電信將 MOD 定位在電視節目的頻道操作,以為掌握電視平台,掌握系統通路,找了電視製作公司買內容,加上金流服務就一定能成功,但是他們最近才慢慢發現了這些事情,原來是要當成同一件事來做,MOD才會成功,怎麼說呢?他們了解到MOD平台是破除傳統媒體的時間分配,在上面提供合適的內容來與數位服務的結合,產生新的媒體價值,最後將實質的商品與服務透過系統通路傳遞到消費者的手上。

我舉個例子來說,中華電信 MOD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節目提供的方式不被消費者接受,無論是基本頻道加上他們好不容易買到的節目所組合成的黃金套餐,消費者的收視習性就不在這裡,不喜歡看電視還要拆開復費,怎麼樣都無法跟現在的有線電視業者營運的方式來競爭,因為中華電信自己降低了媒體的階級,從新興的媒體貶低成傳統電視媒體,因為除了頻道節目外,中華電信以為的加值服務,例如虛擬ATM或是購物服務,遊戲或數位學習,這些服務獨立在經營時的替代性都太高,不但沒有因為數位技術產生新的影響力,反而因為節目被抵制而失去優勢。

如今,中華電信應該要做的,是利用他的技術強項,透過MOD的平台優勢結合內容業者與服務業者,提供新的數位服務,例如把旅遊商品與旅遊節目串起來,提供隨選地圖讓消費者玩節目旅遊,進而想到實地旅遊,又或者是地方特產與當地政府的宣傳串起來,透過廣告內容與節目內容,讓消費者更知道為什麼要買那些特產或民俗藝品,除了購物以外,運動節目最能讓人投入的,就是共同球迷一起觀賞的樂趣,透果平台變成虛擬球場,不但可以討論還可以下注,從這個方向切入金流,才算得上新媒體服務,數位學習如果能結合老師家長甚至是補教業,變成可以預習可以複習可以三方溝通的角色,就是成功的服務,要達成這些,中華電信就要好好扮演她技術平台的角色,善意的提供資源。

總結來說,中華電信擁有最先端的技術整合能力,如果全把心思放在買內容,搶第四台收視戶,實在是浪費國家資源,這個應該是最有機會成為龍頭的卻將新媒體帶進一個錯誤的方向上了。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倒是認為種花電信要把MOD當成一個開放的平台,不是買內容來播放,而是提供這平台給內容發行商提報,共享收視利潤。我相信這其中會產出非常優質的節目可選擇。一旦節目好看,我相信消費者會買帳的。裝過MOD的人都知道,它的內容物還是太差了,我寧願看YOUTUBE。當然,這一切還得NCC點頭才是…

匿名 提到...

想太多...

根本就是太難用, 而且太醜而已...